人民网北京5月16日电 近日,“第二届太空技术和平利用健康主题国际研讨会筹备会”(以下称“中国太空大会”)在京举行。一百多位来自中国、美国、俄罗斯、法国的宇航员和空间研究、航天医学、太空教育等专家齐聚一堂,围绕“太空技术+健康应用”话题,共同研讨国际合作、学术交流、成果转化和项目落地等问题,为明年中国举办的“第二届太空技术和平利用健康主题国际研讨会”建言献策。

中国航天基金会理事长吴志坚表示,“中国太空大会”将促进中、美、俄、法在航天技术领域的交流合作,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,太空技术的产业化、商业化将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“新引擎”。“太空技术处于世界科技的前沿,凝聚着人类智慧,太空技术转化所带来的尿不湿、彩超、条形码、微波炉等产品,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。中国召开太空大会,有利于推动我国太空产业和国际前沿技术的积极互动,提高我国太空技术发展与民生产业的高端能力。在健康方面,太空技术还为人类健康带来了新奇的革命性变化,航天心肺功能技术可使心脏骤停患者存活率提高到50%,复合热塑性树脂可使心脏同步治疗成功率提高至96.4%,太空材料‘多晶氧化铝’制作的隐形牙套成为整畸新宠。”与会专家一致认为,“太空技术+健康应用”,能有效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,推进中国医疗健康事业实现“弯道超车”。

中国太空技术和平应用的运行模式是“战略国家化、体制国际化、机制市场化”的合作共赢模式。中外宇航员、科学家和企业家代表均表示,地球只有一个,在太空研究和应用转化方面,各个国家、组织和机构“技术有专长,合作无疆界”。各国应积极行动起来,共同推动太空技术的和平利用。(魏艳 邓双琳)

推荐内容